城市更新是系统性工程,如“两旧”需要筹集大量资金并做好总体、持续平衡,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。如何从规划层面统筹调度区域资源,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,激励企业参与,成为上海市规划资源系统的一项重点课题。以外滩“第二立面”为切入口,160街坊、179街坊为重点,上海市规划资源局领导班子多次到现场调研。
根据市规划资源局发布的信息,今年5月,在160街坊老市府大楼,市规划资源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张玉鑫与万科集团党委书记周巍,外滩投资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旭民签署党建联建共建协议,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万科集团在策划、投资、开发和业态运营一体化中的实践经验和优势,推动解决当前外滩地区城市更新中的瓶颈难题。
老市府大楼(原工部局大楼)完成保护性综合改造后的整体效果图
(资料图)
2022年,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成立上海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。领导小组负责统筹、协调全市城市更新工作,研究、审议城市更新相关重大事项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(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),负责城市更新日常工作。市规划资源局等部门按2021年出台的《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》所明确的职责开展工作。
根据规划,老市府大楼修缮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完成,围合庭院广场将是一个公共空间,有望在年底部分对外开放。建成后的老市府大楼地上面积42000平方米,70%将用于办公,30%将是文化和配套商业。同时还有三层地下室,拥有近300个车位。
资料显示,老市府大楼(原工部局大楼)为160街坊项目的核心建筑,建筑外观融合维多利亚式和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,在上海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,著名科学家、物理学家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在此演讲过相对论。该楼始建于1914年,竣工于1922年,曾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、汪伪政权和国民党市政府的办公场所。1949年上海解放,新旧政权交接仪式在此举行,同年10月2日在此升起上海市第一面五星红旗,该楼继而成为新中国上海市政府大楼,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在这里工作。1956年之后,市政府部分委办局仍留在此处办公。1989年被列为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上述160街坊(“老市府大楼”)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之外,南京东路世纪广场改造、黄浦区文化中心、黄浦区委党校等一批标志性、引领性、备受市民关注的重大项目将于2023年竣工,黄浦区全年将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22万平方米,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台以上。让居民的居住环境大幅改善,也为黄浦城区品质提升腾挪出了宝贵的载体空间。
未来,位于黄浦滨江一线的南浦地块项目将打造黄金地带滨水综合商务区,推动外滩金融集聚带空间、功能延伸拓展,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度和外滩金融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。金陵东路、淮海中路130街坊等区域将结合历史风貌保护更新及大新天地区文化轴线建设,通过建设高品质地标性商务楼宇、引进特色商业办公业态,加快打造最国际、最时尚的上海中央活动区核心区。福州路、福建路等区域将引入更多时尚体验商业、文化艺术元素,让南京路步行街真正“化街为圈”,成为文化荟萃、繁华灵动的卓越全球城市活力区。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将布局打造南昌大楼、文史馆、永丰村等精品路口,通过“补织”更新,打通风貌“断点”,打造更多“衡复+”优秀案例。大豫园片区将结合福佑地块建设,推动珠宝时尚、文化创意、商业旅游等产业进一步集聚,加快打造多功能超级文化商业综合体,建设最具江南民俗特色、兼具商贸活力与人居品质的文商旅居功能融合区。
此外,围绕优秀历史建筑以及历史街区,黄浦区重点打造环人民广场-新天地18公顷和外滩-黄浦滨江区域13公顷无架空线全要素示范区域,已累计竣工逾70公里。结合自身特色,市各区狠下“绣花功夫”。
在城市更新中,上海坚持以服务为本位、以发展为己任,聚焦重点项目,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。
(澎湃城市更新大会,根据官方资料整理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