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皇帝吃的伙食标准非常高,毕竟皇家的规矩是很大的。为皇帝做菜的御膳房里,常年珍馐美味不断,种类也是极其丰富,不论是烹饪手法、摆盘艺术还是营养搭配等都有严格的要求,可谓集古今之大成。但要说好不好吃,这就要另说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现在人未必吃的惯时代进步了,现代人的口味也变化了。而清朝皇帝的吃御膳是不能改变的,不仅配方不能创新,就连咸淡也不能改,因为每一道菜的做法都是“祖宗制度”。
既然是祖宗制度,那就不能随便改!
但问题是,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,每个时代的人的口味也不一样。菜式的配方如果不与时俱进,就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。
比如说,清朝第一吃货袁枚就曾经写过一本名为《随园食单》的食谱,他这份食谱里面记载了当时的诸多美食。当代的一些做餐饮的商家以仿古菜做卖点,原滋原味的按照袁枚的食谱做,可根本没有多少人爱吃。
事后商家做了调研,普遍的回复都是认为仿古菜的味道太寡淡了,吃不惯。(现代人的味蕾都被各种调料惯坏了)
所以说,皇帝吃的好不好,还真得难说。御膳的标准肯定是不会差,但是现代的人未必吃得惯。
皇帝吃饭,形式大于实际清朝宫中御膳的管理机构有两个,分别是光禄寺和内务府,兼具现在金融系统的中国人民银行和军队系统的总后勤部的职责,所有的食材调配都要从这两个机构统一出入。
其中,光禄寺是国家的宴事机构,经常和礼部一道,专门负责朝廷各种庆典祭祀、外事接待以及朝中大臣的食物。比如说著名的满汉全席就归光禄寺负责。
而内务府管理的则只是宫中日常的膳食,也就是皇帝日常吃的。注意了,御膳房只负责皇帝一人的膳食。后宫太后、妃嫔的日常饮食,御膳房是不负责的。
正是因为御膳房不负责妃嫔的饮食,所以清宫的重量级人物,比如皇太后、皇后、得宠的妃子、皇子们,就都有各自的茶房。也就是所谓的“小灶”。有些皇帝就爱吃小灶,不爱吃正式的御膳,后面再细说。
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,皇帝看着一桌子美味珍馐,决不能像老百姓一样大快朵颐,称心如意的吃。每道菜再好吃,也决不能吃过三口,否则半个月都别想再见到这菜了。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不让外人摸清皇帝的口味,防止被有歹人借机下毒,宫里管这规矩叫做“传膳不劝膳”。
另外,皇帝举办国宴,招待大臣吃饭时,那就不是不顺心了,而是遭罪。
按清朝的规矩,每年的元旦、冬至和万寿节这三天,皇帝都要在太和殿广场举办极为隆重的筵席,招待各少数民族王公以及外国使节。注意了,元旦和冬至都是在冬天!清朝的平均气温比现在低,而皇帝和大臣又都是在广场上吃饭,冻死人了!
御膳房的水准并非一直都处于顶尖清朝皇帝的御膳不是一直都好。比如溥仪就曾经说过:御膳房做得菜没法吃,还比不上太妃小灶做出来的好吃。
顺便提一句,御膳房的负责人,其实不是宫里的太监。很多电视剧只要拍御膳房,就是太监在那里坐镇。其实这是扯。
因为御膳房不是一般的地方,御厨的长官不可能让太监和文官担任。只能是由一等侍卫,也就是武官来担任。
御厨们每次给皇帝做膳食都是摆摆样子,敷衍了事。大部分的菜都提前做好,到了传膳的时候,热一遍就直接上桌,反正皇帝也不会真正吃,过了饭点还会再撤下去。说的难听点,光绪和溥仪吃的御膳,其实都是现饭现菜,估计还是馊的。
所以溥仪才会说御膳都是垃圾玩意,真不如小灶吃的舒服。
而小灶做出来的东西,虽然丰富程度没有御膳房那么夸张,不会做一大桌子的菜。但是御膳房的形式感太强,皇帝真正爱吃的并不多。在很大程度上,御膳只是为了显示皇家气派。但是小灶就很实在了,皇帝点啥就做啥,专捡爱吃的做都行。哪怕是白米粥和馒头都比御膳好吃。因为都是厨师现做的。
当然了,皇帝也不是傻子。如果御膳房不好好做菜,皇帝也不会留着这个部门。光绪之前的御膳房,还是挺靠谱的。比如乾隆在位时,他吃的就都是御膳房的菜。
但即便是乾隆皇帝,他也是尽量让自己吃的舒服一点。比如乾隆四十八年,乾隆过生日。清宫档案就详细记载了乾隆生日那天的膳食。具体菜单如下:
晾排骨、晾肉、拆鸭子;
鸡翅干揽肉丸子、五香鸡猪肚;
罗汉面筋、猪肉馅祺饼、青油卷;
燕窝芙蓉鸭子、麻酥鸡、糟肉;
糟干笋锅烧鸭子、糖醋锅渣;
另外还有饽饽(点心)若干、小菜(酱菜咸菜之类)若干,以及嫔妃们向乾隆生日觐献的四道菜。
虽说皇帝过生日,但从这份菜单来看,其实跟平时的规格没什么差别,即每餐大约也就是二十道菜(点心)左右。远比不上御膳的那种规格。
从我们现在平常人的角度来看,乾隆皇帝也就是吃的多一点而已,但每道菜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。皇帝的膳食,也不是每一道菜都要玩出特殊的花样。
关键词: